PG电子新闻 PG dianzi News
PG电子网址华东地区特色美食及风俗习惯
薜荔冻,为武夷山和赣南老区一带传统清凉饮品。采用野生薜荔果,将籽剥出暴晒后,加工制成半凝固的清凉饮品,调以蜂蜜、蔗糖饮用,具有解热清暑、提神健身之功效。 用薜荔果制造凉粉,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先把薜荔果削皮,切开,晾干,做时将果实装到一个干净的布袋内,把袋子浸入一锅清水或凉开水中,用手用力地反复地捏揉袋子里的薜荔果,把薜荔果的胶质全部都挤出来。然后提出布袋,静止半小时,它就自动地凝成晶莹剔透、凉爽滑嫩的天然果冻了,盛一些到一个大杯或者碗里,调碎后加一些糖水和蜂蜜,食之非常的清甜可口。在天气酷暑的时候,没有冰块和电冰箱冷冻饮料的农村乡镇,这种凉粉非常的受欢迎,吃上这样一碗凉粉,顿时暑气全消,全身凉爽,是我们当地人里的消暑美食,有人还把它制出来拿到镇上去卖,一块钱一大盅。如果家里有冰箱的,加冻之后吃更是冰凉怡人。 五香卷,它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饼的一条条,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五香卷在福建各地都有,但最为出名的,要属厦门和漳州龙海石码的五香卷。 “石码五香”是漳州龙海地区的传统名小吃。长期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必备卤面,配以五香条来招待亲朋好友,这已成了石码的传统民俗。 现在石码制作五香条的店、摊不下三、四十间(摊),原料基本相同,配料略有差异,因而也形成各具特色的风味。 扁肉(也称“扁食”)在北方称为“馄饨”,西南巴蜀一带称“抄手”,广州谓之“云吞”,在武汉称清汤。扁肉的制作方法与其他地方的馄饨有些区别。皮薄馅大,味道鲜美,为各地群众所喜爱。扁肉在福建省各地广泛流传,但制作方式略有不同。如福鼎带海鲜味,闽侯尚干等地以剁馅为主。至于名闻天下的“沙县扁肉”乃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其根源亦出自建瓯,在制作方式与建瓯扁肉一致 扁肉(15张),由于选料没有达到精细的要求,所以今天我们在街面上吃的“沙县扁肉”少有正宗。在闽北的建阳市其扁肉以水吉最为出名,而水吉是在解放前从建瓯分离出去的,同样在靠近建瓯的政和其扁肉制作工艺亦与建瓯扁肉一致。在建瓯(特别是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扁肉,在逢年过节一定要做扁肉吃,已经形成一个固定的传统,从地理上看我们也可以发现,凡是在靠近建瓯周边的一些县市那里出来的人都会觉得本地的扁肉很好吃,从沙县、建阳、到政和、屏南、周宁,除了周宁不与建瓯直接接壤之外,其余全部都有交界,这些地方的制作手法惊人的一致!福鼎扁肉属于北方馄沌制法,肉馅偏涩。 豆沙馅的做法:原料:红豆,冰糖,白砂糖,荤油(猪油)。做法:1、将红豆洗净,浸泡一夜;2、将红豆放入炖锅,放水没过红豆半指并加入冰糖,大火烧开后,改小火将红豆煮烂;3、将煮好的红豆取出,分次放入筛子中,用勺子将沙挤压出(以前,俺外婆是用块沙布包好,再挤的,俺愣没找到块干净沙布);4、好了,第一步完成;5、将豆沙放入炒锅内,文火,不停的用勺子搅动,以去除大部份的水份;6、看豆沙馅已经开始发干,表面的水份没有了时,加入白糖;7、继续不断搅拌使糖完全融化后,分次加入荤油。搅匀;8、口感细腻,香纯,甜度适中的豆沙就此完成,放入冰箱吧,冷藏一下,再拿出来包时候不容易难堪到漏馅。要点:1、在第5步的过程很长,不过千万不能因此就开大火哈!2、在第6步中加的糖的量俺就不说了哈,根据个人口味吧,不过俺建议不要太多,太甜了会遮了豆沙本身的香!3、还有就是荤油与豆沙的比例差不多是1:50。强烈建议要做豆沙包的话一定要自制豆沙馅,比超市里的现成的口感会好很多,你可以一次多做点,包子用不了还可以做面包,对了,最近还可以做月饼哦。 所属菜系 闽菜 【原料】 豆腐(1大块)、光母鸡(1只)、干贝(45克)、盐(3克) 【制作过程】 一、将豆腐去外皮,用预先做好的固定模子扣成形如珍珠的圆粒(或先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丁),然后放在清水里泡去豆腐味。二、将母鸡、干贝放在锅内,加水炖出汤汁一大碗,取去鸡和干贝不要。再在汤汁内加盐烧滚,盛入汤碗里。 三、将豆腐放入另一清汤或开水锅里煮沸,一见豆腐粒浮起,立即捞出,放入鸡汤碗里即好 。 烧卖的做法很简单:用不发酵的面粉擀成薄皮,包上馅,顶上捏成折儿,然后蒸熟。很多地方都有烧卖,但沙县的烧卖最有特色,味道也最好。沙县烧卖皮薄个小,而且在面粉中掺了部分木薯粉,蒸熟后晶莹似玉,小巧玲珑,一眼望去便令人食欲大动。高档的烧卖对馅极为讲究,虾仁、瘦肉、冬笋、香菇、粉丝是少不了的。沙县烧卖的味美,还得益于豆豉油。外地的烧卖,调味品大都是拌在馅里。俗话说:“众口难调。”咸淡酸辣很难把握。沙县烧卖的馅以料的自然风味为主,食用时佐以天然调味品豆豉油。咸淡酸辣可由食用者自行掌握,可谓“众口难调自己调”,不失为取巧的好办法。烧卖一般是咸的,夏茂却有一种甜烧卖,风味尤为独特。夏茂甜烧卖制作并不复杂:将夏茂地产的“三元饼”切成一厘米见方的饼丁,拌入猪油、紫菜、白糖做馅,讲究的还加上桔饼丁和研碎的花生,用精面粉擀成皮,将上述馅和皮包成高4厘米左右,顶端开口的圆柱状,蒸熟后稍凉即可装盘。 福建小吃是中国汉族特色小吃的一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一些有特色的福建小吃包括:拌面、扁肉等。福建小吃分为福州小吃、厦门小吃、泉州小吃、莆... 土笋冻,是发源于福建泉州的特色食品,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 蚵仔煎(闽南话为ǒuājīa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发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台湾地区、广东潮汕的经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这样的一种在贫穷社会... 扁肉燕,别名肉燕、扁食,喻意平安吉祥,在福州节日和婚宴上必不可少一道菜肴,是福州的特色小吃之一,蒸、煮两相宜。 七星鱼丸是福建著名的汤菜之一。它是用鱼肉、瘦猪肉、虾干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那一颗颗如核桃大小的雪白的鱼丸,漂浮于热气腾腾的汤面,如满天星斗布于空间。因此,海外华侨把它称为“七星鱼丸”。福州的“七星鱼丸”具有色... 烧肉粽是福建的特有小吃,泉州的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泉州的肉粽闻名于海内外,肉粽店遍布大街小巷,最为有名的是东街肉粽,它家的粽子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这里的肉粽品种之多,并有大... 八大干,又称闽西八大干,是闽西地区有风味特色的八种干制食品,包括连城地瓜干、武平猪胆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清流笋干及长汀豆腐干。长汀豆腐干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福州的地方风味小吃中,能够和锅边糊并列举国无双的,只有“太平燕”了,也称“小长春”。太平燕也叫“小长春”,那是因为扁肉形似长春花的缘故,“燕”、“宴”谐音,太平燕又叫“太平宴”。那么,“太平”二字因何而起?... 芋泥也叫芋茸,是福建省闽菜中的汉族传统甜食之一,以芋头煮熟捣烂加红枣、樱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猪油等辅料制成。福建东部沿海地区有做芋泥的习俗。芋泥常作为福州宴席上的压轴甜点推出。其中又尤以福鼎的... 面线糊是以福建泉州为发源地,而后传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 “太平燕”是一道扁肉燕+鸭蛋的清汤,其独特之处在于扁肉燕,俗称“肉包肉”。用来包肉的外皮,称为“燕皮”,也是用肉做成的。太平燕成品燕皮色白质香,平滑细润,脆嫩爽口,可切成丝状煮食,是福州特有的风味小吃。晾干后的燕皮可以长久储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佛跳墙是福建首席名菜。闽菜鱼汤,一汤十变之说。一汤,其含义是选以一种原汤为主,配以各种质料之鲜,使各种主料与辅料之味互为融合,使一种原汤可以变成十种不同之味,使十种不同之味还能合为一体。佛跳墙这道菜,相传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两百年历史。此菜以十八种主料、十二种辅料互为融合。其原料有鸡鸭、羊肘、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鸡鸭肫;有鱼唇、鱼翅、海参、鲍鱼、干贝、鱼高肚;也有鸽蛋、香菇、笋尖、竹蛏。三十多种原料与辅料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进坛中。 沙茶焖鸭是一道以鸭肉和香菇为主料制成的风味菜品。其中的沙茶即“沙爹”,一种产于我国南方的特殊酱料。沙茶焖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是一道健脾开胃、调理防癌的优良美味。 香露河鳗是一道高蛋白名菜。选用鲜活河鳗,将其斩成肉断骨不断,计十二刀,现出腹部,用根筷子腹部,卷出鱼肚。在旺火上,浇入排骨汤清蒸,佐以老酒、葱白、生姜、火腿片、香菇等。此菜香味扑鼻,鲜美异常,为高级滋补食品。 1、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福建春节习俗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在福建春节习俗中,春节贴“福”字,也是福建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2、除夕守岁是福建春节习俗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3、爆竹可谓是福建春节习俗中孩子们最爱的一项活动了,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4、福建春节习俗中,人们都会在新年的初一去拜年,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5、春节蒸年糕,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福建春节习俗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福建春节习俗有些兴趣呢?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同时,再来个温馨: 1、外出时请关闭好门窗,发现可疑陌生人在楼道内滞留,请及时通知安管人员或客服中心,邻里相守,共保平安。 上海,海纳百川,是各种小吃、美食荟萃的地方。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饮食的口味与江南等地比较接近,又由于上海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今天就带着大家梦游去上海滩,去品尝一下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美食,享受美食哦! 上海人也叫“生煎馒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半发酵的面粉包上鲜肉和肉皮冻,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4 上乘的小笼是选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以取其鲜,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不论是哪一种馅,都咸淡适度,包内有大量汤汁,口感极好。 在上海吃小笼,最为盛名的就是“南翔馒头店(豫园路店)了,到了上海城隍庙,就能找到了。“老字号”的小笼,蟹粉小笼、鲜肉小笼、蟹粉灌汤包样样“齐全”,感觉这里时时刻刻都在排队,如果不想等候太久,可以去吴江路店和福州路店。56 它是上海另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本地小吃。将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味道浓香时取出。再加上一块年糕,就是上海的排骨年糕了。特别提示一下:吃排骨年糕,一定要沾着“辣酱油”,这也是上海特产,其他地方几乎没有。 沪上一家辣肉面馆(黄河路店),黄浦区黄河路142号(近牯岭路)。上海人也是吃辣滴,呵呵。“辣肉面”也是上海很本地的一种面食。他家辣肉不太辣,偏甜,更加符合上海小吃的特点(他家的店名就是:沪上一家辣肉面馆)。 阿毛面餐馆(富民路店),静安区富民路98号(近巨鹿路)。不要被名字蒙蔽,地地道道的“本帮菜”餐厅,在静安寺和淮海路之间,游玩两地后再去餐厅尝尝糖醋小排,也挺方便。 麸也叫“四喜烤麸”。烤麸咸中带甜,作为大餐前的开胃凉菜再合适不过了,这道菜在“本帮菜”餐厅中几乎都有。 PG电子官网 上海自 1843年开埠后,迅速发展成亚洲最大的移民城市。尽管各地移民日常生活习惯有些差别,但过年习俗大同小异,内容丰富,情趣盎然。 农历腊月廿四,即农历12月24日,相传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腊月廿三当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送旧迎新由此拉开序幕。在沪郊不少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家里,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祭供酒、果、鱼、肉。有古词称:“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腊月廿五,相传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并在门上户首、楼上楼下张贴春联、年画。春联文句各取所需,店家多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寻常百姓家则多选“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迎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等。 大年三十之夜吃年夜饭是最为固定的传统习俗,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上海人总设法在回到自己家中与亲人团聚,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些上海家庭在亲人实在不能回家时,还专留空位、碗筷,表达“合家欢”的心愿。 除夕之夜守岁也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之意;年轻人守岁,是祈盼长辈长寿。总之,守岁蕴含着人们驱走一切邪瘟病疫、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的心愿。 5.放爆竹 放爆竹是上海人送旧迎新最闹猛的节目,据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正月初一零点前,许许多多寻常百姓、商人便抢先燃放一串串鞭炮和各式各样的高升。到了正月初一零点,哔哔叭叭的爆竹轰响声遍及全市,形成送旧迎新最高潮,一般要持续半小时之久。 正月初一是春节,上海的大人、小孩都会穿上最好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拎着水果、糕点、糖、酒,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吉利。绝大多数家庭是到长辈住处拜年,长辈则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尚未就业的晚辈。“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近几年晚辈给长辈压岁钱的渐多,表达希望长辈生活安乐的心愿。 正月初五,为财神诞辰。财神管财,人人有关,不过迎接财神的主要是生意人。大至身价上亿的企业家,小至卖豆浆、油条、大饼的夫妻老婆店,都恭恭敬敬迎财神祈盼给自己带来财运。初五子时,爆竹声此起彼伏。“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正月十五是元宵,当天月满,正合团团圆圆之意。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元宵别名“灯节”,灯彩造型五花八门,上海住宅区里、街头上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大人带着小孩提灯、牵灯、观灯,个个笑逐颜开,饱享天伦之乐。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苏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江苏省十三个市,各有各的特色。如果十三个市出一个特色代表菜的话,会是什么呢?快来跟吃货小编看看这些菜肴是不是能代表一个市吧! 苏州:松鼠桂鱼。 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曾对这个菜肴做了介绍,它是苏州的传统名菜,原料一般是桂鱼,配料一般有料酒、胡椒粉、番茄酱、虾仁、香菇等等,不同的厨师会有不同的做法。松鼠桂鱼吃起来酸酸甜甜的,鱼肉外焦里嫩,肉质紧实,十分开胃。 无锡:肉排骨。 无锡传统名菜,兴起于清朝光绪年间,先后出现过多家老字号,其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其特点是肉质细嫩,作料丰富,操作严格,放在桌上观之色泽酱红,闻之芳香扑鼻,食之肉质酥烂,色香味俱全。如今无锡肉排骨更推出真空包装,可以让到无锡旅游的人带回美味与家人分享。 常州:天目湖鱼头汤。 选用生长在纯净无污染的天目湖水中的活鳙鱼,去鳞去鳃去内脏,洗净剁下鱼头,下锅煎黄后捞出,放入砂锅,注入天目湖水,辅以葱结、生姜、料酒、香醋、香菜、胡椒等,撇除浮油,在火上煨煮数小时,一道白里透红,细嫩无比,鲜美绝伦的砂锅煨鱼头就能上桌了。 镇江:肴肉。 原称“硝肉”。传说,古时镇江酒海街酒店的小二,误把硝当盐腌猪蹄膀,烧煮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香味浓郁,食味醇厚。后来,人们嫌“硝肉”一名不雅,改为“水晶肴肉”,流传至今,成为镇江的传统名产。 南京:盐水鸭。 南京素有“鸭都”的美称,南京人吃鸭的花样很多,以盐水鸭为最上品,而盐水鸭中以桂花鸭最为著名。桂花鸭有三绝:“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鲜美可口”。做好的盐水鸭体型饱满,光泽新鲜,皮白油润,肉嫩微红,淡而有咸,香、鲜、嫩三者毕具,令人久食不厌。 扬州:蟹粉狮子头。 此菜选料精严,制肉馅的肉要选用猪肋条肉。而肥瘦之比也要恰当、以肥七瘦三者为佳,这样做出的狮子头才会各位鲜嫩。另外,将肉切丁、弄成肉馅、捆肉圆,再到最后的上锅烹制,每一步都极考功夫,让人感叹美食的来之不易。 南通:狼山鸡。 我国古老的优良地方品种,以体型硕大、羽毛纯黑、冬季产蛋多、蛋大而著称于世,在世界家禽品种中负有盛名。它肉质鲜美,香气浓郁,致密香嫩,深受消费者欢迎。 泰州:八宝刀鱼。 泰州传统名菜,在制作上有独到之处。刀鱼腹肉较薄,胸骨极细,泰州特级烹调师纪元能巧妙地把脊椎骨和胸骨完整地取出来,而保持鱼的外形完整。其技艺之精湛,功力之深厚,手法之娴熟,在“整鱼出骨”一法上,堪称独步烹林。 宿迁:猪头肉。 苏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以猪头肉为主要材料,烹饪技巧以红烧为主,口味属于五香味。此菜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肉酥烂,瘦肉鲜香,味纯而嫩,适用于补虚养身。 淮安:软兜长鱼。 据《 山海经 》记载:“湖灌之水,其中多鳝。”江淮地区盛产鳝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淮安名厨田树民父子以鳝为原料,可制作 108 样佳肴,即著名的“全鳝席”,而软兜鳝鱼则是鳝鱼席中的精品。 盐城:肉陀子。 盐城的地方小吃,用猪肉和糯米做的,入口劲道有嚼头,各种香气充斥口中,却无油腻之感。猪肉选料要猪前夹肉,七分瘦三分肥,糯米也要煮的粒粒饱满有弹性,做成球形之后再用猪油煎,这样才留得住香味。 徐州:地锅鸡。 旧时农村用的锅多用砖头砌起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烧饭,所以称为地锅。地锅鸡的特色在于烧时用木炭,大铁锅保持土菜风味,锅上贴一圈死面饼,起锅时鸡香饼脆。传统地锅菜的制法如今得到改良,地锅鸡、地锅鱼、地锅牛肉、地锅三鲜、地锅豆腐、地锅小龙虾等地锅佳肴面世,让吃货得以大饱口福。 连云港:爆乌花。 连云港市十二道地方名菜之一,在当地,无论是高级饭店还是普通小摊,都能看到爆乌花的身影。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新鲜墨鱼肉,搭配香菜、玉兰片、青豆、料酒等佐料,口味鲜嫩。 金陵灯会,亦称秦淮灯会或夫子庙灯会,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南京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现在指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南京夫子庙举办的大型灯彩展览会,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之一。 2、景区严禁燃放、携带烟花爆竹,元宵节期间,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景区,不得在景区内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孔明灯及气球。 是在古代神灵出巡、祭祀的基础上衍变的一种古典民间舞蹈。据考始于西周。高淳定埠保留了这一活动形式。“五猖”是指木、火、金、水、土五行的五方神官,亦称五方帝君。传说这五路神,各自司护一方平安清泰职责。旧时,在道路要冲地带,往往盖有“五猖”庙,庙内供奉着泥塑金身或木雕面具的“五猖”神位。五神是青、赤、黄、白、黑五样面孔,个个威严狰狞,令人胆寒。古人缺乏科学知识,迷信人间凶祸灾难,乃妖魔兴邪,鬼魅作祟,在路口通道上塑造了“五猖”神像,妖魔鬼怪就不敢入侵为害。庙门上曾有这样的对联:五路五神有神在此遗勿拾;十手十目不目逃手到自拿。寓意为善则昌,作恶遭殃,善恶有报。跳五猖由五个人戴猖神面具,着神袍,扮五位猖神,掺入土地、城隍、僧、道、役卒多人组成。五猖神手执刀、剑、鞭、锤、叉器械,作巡视状出场,随后是朝拜四方、布列方阵、踩碎步、跑穿插,展臂翘腿,前倾后仰,跑圆场。黑面猖神居中,青、赤、黄、白四猖神团聚收场。舞蹈动作粗犷狂放,配以浑厚凝重的大锣大鼓大喇叭,气氛极其热烈。这种活动要若干年才举行一次,定埠村又地处偏僻,很少与外地艺术交流,至今保留了原始古朴风貌。1956年参加了江苏省舞蹈会演,得到专家的赞赏并获奖。高淳的跳五猖已选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并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录。 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流传。1991年高淳东坝大马灯在金陵庙会上一举成名,成为行家和市民称赞的焦点;93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获得最高奖——“金玫瑰奖”;93年底参加广州第四届欢乐节受到好评,1994年又赴北京在中央电视台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了“江南一绝”的美誉。大马灯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曲身紧抓前面人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互相受到牵制,表演时难度较大。在练习阶段要求比较严格,扮马人首先要熟悉真马的性情、动态、静貌;其次是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左步,演马身就要跟右步。两人四条腿左右交差,亦步亦趋,紧密配合,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把假马演得逼真神气。东坝大马灯代代相传,训练有素。表演时7名少儿扮演三国戏剧中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及旗牌报手,乘坐7匹战马,在旌旗招展、战鼓雷鸣中策马扬鞭,疾驰而出,神威气势,咄咄逼人。只见那令旗指处,阵法不断变换。由跑单穿、双穿、布阵列队、信马由缰,到围阵对敌,七马昂首长啸,奋蹄奔腾,俨如疆场弛骋,将假马演成栩栩如生的真马。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后以“天下太平”四字列队收场。在场观众仿佛身临古战场,惊喜交加,叹为观止。近年来,固城镇桥头村恢复了大马灯表演。他们的“马队”由九匹马组成,表演形式与东坝大马灯基本相同,其表演队伍更显雄壮。 高淳武术源远流长,宋朝时就颇有名气。明清时期习武练功在民间已有了相当规模,并形成了“高淳世家”和“高淳正宗”两大派。宋以来,高淳先后有 53人中过武举人或武术高手。1958年以来,高淳武术健儿在全省武术比赛中夺冠,共获金牌18枚,银牌21枚,多次获集体基本功第一和团体总分第一,享有“武术之乡”誉称。打水浒并非上演攻打水浒梁山戏剧,真意是表演水浒人物的武术技艺。是武术高手们把武功融入杂耍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武术风格、套路。它刚柔并济,粗犷与优美结合,既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尚武精神,又具有欣赏娱乐价值。这项活动,早年是遍布全县,尤以圩区的丹湖、砖墙更出色。阳江镇的小花村是一个数千户的大村庄,老中青少与打水浒结上了缘,上至八十三,下至手里搀,都会摆弄几下“花架拳”。其中一些佼佼者,已成了受人敬慕的“拳师”。当地有句民谚:看看“不登样”(瘦小意),能打三个帮。五十年代初,小花村的“打水浒”就参加了苏南行署举办的武术表演并获奖。其后又进了镇江、南京等城市表演,得到一致好评。打水浒一般由36人组成。根据梁山英雄扮演一定角色,使用真刀真枪,十八般武器轮流械斗。打斗起来是刀光剑影,险象环生,叫人惊心动魄,如身临其境。招式套路有:武松十八棍、林冲刺枪、孙二娘双刀、鲁智深醉拳、肖翁的板凳花等多套。先是以散打练兵开场,其后是双打战斗,到打众场得胜 收兵终场。表演者一式短衫轻装,绣花布底鞋,扎英雄头巾。在锣鼓指令下,滚、打、腾、跃,颇显梁山英豪之气。 金蛇纳福,天目湖南山竹海历史文化区隆重推出醉美山顶庙会。春节期间,来南山竹海,即可细品三省建筑古韵悠然,赏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观舞狮好戏,品美食小吃,看3.5万亩竹海波澜壮阔,品味一份竹林深处里的浓浓年味,体验山顶庙会的特别之处。待到风景看透,还可在万亩竹海中开启一段福寿双全的文化之旅。过福门,撞福星,走福路,系福带,撞福钟……在拜寿堂祈福拜寿,吴越“弟”一峰撞钟祈愿新一年的吉祥如意。 当然,热闹大年,少不了国宝熊猫来添乐,熊猫馆内 “奥运”“壮妹”与你共度欢乐大年,谱写人与动物的新年和谐乐意。加之南山竹海广场的舞龙表演,带给您真正的喜气和源源不断的福气,让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冬日新春,天目湖山水园远山黛眉,群山环绕,散发着冬日里特有的气质。全新打造的山水园,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五谷丰登的大丰收,热闹精致的点缀装饰,营造出了山水园浓浓的春节氛围,将山水园打造成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游园会。张灯结彩的布置加上各种新春活动,仿古状元巡礼、江南茅屋真实版过年场景再现、滑稽可爱的杂技小丑表演,一下子就把过年的气氛渲染得热热闹闹,沉浸其中,连身心都愉悦起来。玩乐之余当然少不了美食相伴,天目湖山水园隆重推出特色美食街,酸辣粉、狗不理、撒尿牛丸、章鱼小丸子……饕餮民俗小吃盛宴,让您一次吃个够。 冬日暖阳,泉暖花开。新春佳节,最适宜浸身天目湖御水温泉的温暖之中,在严寒与温暖的双重极限感受中,品一品“最养生”、“最私密”、“最动感”、“最娱乐”,体验竹林掩映里的悠然暖汤之旅。露天温泉五大风格迥异的各色泡池,玫瑰、椰奶等加料泡池,美容养颜,愉悦身心,是女士们的最爱;内容丰富动感,形式活泼的脉冲池、按摩池是孩子们的天地;自然精粹纯正矿泉的自然泡池,是喜欢原汁原味汤客的首选,也最适合皮肤娇嫩的孩子;更有亲亲鱼疗特色小鱼池,让肌肤在小鱼的围攻下,帮你清洁皮肤。浸泡温泉之中,感受冬日里春节的温情,把过去一年的烦恼与忧愁洗净,任心里的郁结一块块地分解到细小的水汽中,留下对新一年的憧憬和向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苏是佛教文化传入我国历史最早和发展最昌盛的地区之一,现今遍布全省的古刹名寺,无不以历史之悠久,形制之宏大,个性之鲜明,香火之鼎盛,名扬八方。其中,最著名的佛事活动莫过于岁末迎新的听钟声活动。一年一度的阳历或阴历除夕之夜,江苏各地的著名梵刹里传递出穿透古今的108响钟声,浸透着诗的韵律,宣示新一年伊始。这其中,既展示出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渗透出传统文化的韵味,还显示出新鲜的时代文化气息。如今,听钟声迎新年已经成为各地的传统习俗,悠扬的钟声为年岁更迭增添了新的神韵祈福与思念。 108响钟声的来历,一说是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这些数字合计为108。另按佛教教义,人生有108个烦恼,迎新之时听 108响钟声,便可得到层层解脱,预祝来年幸福安康。还有说法是,佛教认为人生无常,祸福相依,一年之中有108种烦恼。唐代怀海禅师所制《百丈清规》称:寺院“晓二时鸣大钟一百零八声,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这种闻钟声去烦恼的风气,在唐代被鉴真大师带到日本,也成为日本民间去烦恼的习俗,由此演化为现在每年的除夕听钟声活动。 苏州寒山寺钟楼有联曰:“钟声明慧眼,月色照禅心”,表达出芸芸众生听钟声的感悟。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寒山寺,自1979年开始举办除夕听钟声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我国现代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佛事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按惯例,每年12月31日深夜23时42分10秒,由寒山寺方丈撞响 108下钟声,至最后一声余音绕梁,恰好辞旧迎新。钟声祈福为辞旧迎新赋予了新的涵义,趋利避邪,增长智慧,带来好运,其中有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之意,也有避祸接福之愿望。不过,作为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旅游节庆活动,同时也融入了苏州当地的民俗活动和现代时尚。除夕之夜,中外游客欢聚一堂,共进年夜饭、互贺新年,寒山寺所在的枫桥古镇张灯结彩,人流如潮,环寒山寺列肆招牌,灿若云星。姑苏龙灯、跳加官、杂技、打腰鼓、舞狮子、荡湖船、歌舞评弹、戏曲等诸多民间文艺活动竞献艺技。旅游纪念品商店、画铺、茶社、书场等内外,热闹非凡,成为一年一度的迎新年庙会活动。寒山寺里,香烛缭绕,寺僧诵经,木鱼声声,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游客们虔诚地领受寒山寺方丈的祈祷祝福,聆听108响迎新年钟声,笑脸相迎的苏州市长致新年贺词,各方来宾敲响新年幸运钟声,游兴正浓的游客凌晨相聚吃“年越面”……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 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 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 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也不吃粥,怕出门遇雨。还忌向邻居乞火、汲水,告诫不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无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无锡地区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无锡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元旦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无锡也是这样。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岁朝风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动刀剪,又禁止倾倒污水、粪便。元旦临睡时,又要放二声或三声关门爆仗。无锡这一天晚上睡得都较早,如有孩童贪玩不肯睡时,父母常哄孩子说:早些睡,今晚听老虫做亲。无锡旧俗对元旦这一天的气候十分重视,常以这天的天气占卜今后一年的收成。 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习俗: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准安人传说,吃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武进县妇女元旦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上,据说可以长寿。 去浙江可以品尝的美食很多,南宋迁都杭州后,汴京厨师与本地厨师云集,南北风味交汇融合,更使得浙江菜的烹调技术精益求精,独树一帜。浙江菜品种丰富,菜式讲究小巧精致,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在中国众多的地方风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浙菜主要有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四个流派所组成,各自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相传,古时有个叫化子,偷来一只母鸡,在缺锅少灶的情况下,他就用泥巴将鸡包起来,放在紫火中烧烤,烧熟后再剥去泥巴,食之滋味鲜美异常。后来这一泥烤技法传入饭店酒家,又经过不断研制改进,逐已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杭嘉湖与宁绍平原,水网交错,河湖密布,泥螺、鱼、虾等资源丰富,有着饲养鸭群的优越自然条件。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绍兴麻鸭和体壮肥嫩的北京白鸭,遍及全省。“杭州酱鸭”选用当年饲养成熟的肥壮鸭子,经先腌后酱精心制作而成PG电子网址,其肉色枣红,芳香油润,富有回味,是一道佐酒佳肴。 清汤越鸡是绍兴的传统风味名菜,据说是春秋时期越国流传下来的。它用绍兴的特产越鸡烹制而成,此鸡肉质,骨质松脆,利用原汁清炖,味鲜爽口。清朝皇帝乾隆游绍兴时吃过此菜,连声称好。此后, 这道菜就成了朝廷的贡品。 “沙锅鱼头豆腐”是杭州著名的菜肴之一,据说其所以著名与清代乾隆皇帝有关。关于“鱼头豆腐”,要从过去王润兴饭店的店堂中挂有一幅对联说起。对联句是这样写的:“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问客何处好,嫩豆腐烧鱼。”“嫩豆腐烧鱼”指的就是鱼头豆腐。那么鱼头豆腐也成为王润兴的看家名菜。 干炸响铃最大的趣味是咬在口中脆如响铃的美妙声音。其皮层松脆突出了豆香,里层鲜嫩增添了食欲,特别是食用时再辅以甜酱、葱白屑或花椒盐,就更感香甜可口,风味引人。 “拔丝”是制作甜菜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将糖加热熬成糖汁, 恰到火候时将原料投入,使糖汁粘包原料,夹起时即拉成透明细长的糖丝,颇有食趣。“拔丝蜜桔”用浙江特产的黄岩蜜桔为原料,蜜桔富含维生素 C,甜酸清香,制成的拔丝蜜桔色泽黄亮,酥脆爽口,甜中带有酸味,是一道营养价值高、口感滋味好的甜菜。 猪肉枣红、干菜油黑,鲜香油润,酥糯不腻,咸鲜中略带甜味,这是干菜焖肉的风味特色。干菜,俗称“霉干菜”,用芥菜腋制晒干而成,是浙江绍兴的土特产,馨香鲜嫩,久储不易变质,长期以来绍兴城乡居民都有自制干菜的习俗,“干菜焖肉”也成了群众喜爱的传统莱肴。周恩来总理生前多次来浙江,也爱吃这道富有绍兴田园风味的特色菜。 雪菜大汤黄鱼是一道富有宁波特色的风味菜。雪菜(即雪里蕻咸菜),是宁波家常必备之菜,当地有句俗语“三天勿吃咸菜汤,两腿酸汪汪(即没有劲)”,说明对雪菜的特殊嗜好。而大黄鱼又是宁波港的主要海鲜之一。 选用杭州西湖特产的鲜药菜和鸡脯丝、火腿丝永制而成,故又名“鸡火莼菜汤”,此菜鲜莼翠绿,滑嫩清香,鸡丝白净,火丝嫣红,色彩鲜艳,汤清味美,是一道具有杭州风味的浙江名菜。系用杭州西湖特产的莼菜与熟鸡脯肉丝、熟火腿丝,加上高级清汤、精盐、味精、熟鸡油汆制而成。菜肴色彩谐和,汤莼味美,莼菜鲜嫩润滑,脍炙人口,突出了地方风味特点。 选用清明前后出土的嫩春笋,以重油、重糖烹制而成,色泽红亮,鲜嫩爽口,鲜咸而带甜味,令人久食不厌。竹笋是浙江的一大特产,竹林似海,春夏之交盛产春笋,夏秋时节鞭笋上市,十月以后冬笋大量涌现,故有“四时不乏笋味”的称誉。 宋元佑年间,苏东坡出任杭州刺史,发动民众疏浚西湖,大功告成,为犒劳民工,吩咐家人将百姓馈赠的猪肉,按照他总结的经验: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烹制成佳肴。与酒一起分送给民工,家人误将酒肉一起烧,结果肉味特别香醇可口,人们传颂东坡的为人,又将此独特风味的块肉命以东坡肉,东坡肉经历代厨师的不断总结发展,而被公推为杭州第一名菜。其特点是油润柔糯,味美异常。 此菜相传出自“叔嫂传珍”的故事:后来小叔得了功名,除暴安良,偶然的一次宴会,又尝到这一酸甜味的鱼菜,终于找到隐名循逃的嫂嫂,他就辞官重操渔家旧业。后人传其事,仿其法烹制醋鱼,“西湖醋鱼”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的创制,据说是这个时候采摘炒制的茶叶,龙井茶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并被清代皇上列为“贡品”。河虾被古人誉为“馔品所珍”,不仅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补肾、壮阳、解毒之功效。 (一)腊月二十三,小年。农村人一般要大扫除,办年货,送灶君菩萨上天。也有些地方在这一天祭祖。过年拉开序幕。 (二)大年三十,除夕夜。贴对联,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守岁,祭天地菩萨。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开始给“压岁钱”了。年夜饭是比较隆重的,家人要团聚,饭菜要丰盛,要有鱼,取“年年有余”之意;除夕饭不能全吃完,要留饭于初一吃,取“吃剩有余”之意。守岁一直到晚上12点,新岁到来,烟花庆祝。 (三)正月初一,过大年。首先是“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争先恐后打“开门炮”,一般认为,越早越好。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有讲究,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疾病灾难,并表示接新年。三发鞭炮越是声音宏亮清脆,越是吉祥。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红花满地,喜气洋洋,此时,年味最浓。 其次,穿新衣,祭祖拜神。农村城市,男女老幼,都换上新衣。农村一般摆上香案和祭品,中堂挂起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给长辈拜年。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初一不拜年的习俗在浙江部分地区还保留。 (四)春节期间的习俗。新年鼓:春节期间,民间娱乐活动较多,如新年鼓和吹打乐。新春天亮,小孩结队成群,沿街敲锣打鼓,叫“新年鼓”。有些村子则集合村民,演奏各种乐曲,有吹打曲,也有清唱,欢乐而热闹。 三河米饺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味鲜美。已有近百年制作历史。三河,是当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指挥抗击清军的著名“三河大捷”的战场。据传,英王陈玉成大败清军后,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纷纷制作点心送给陈玉成的部队,以示慰劳,得到英王部队上下一致赞扬,一直流传至今。因形似饺子,故被称为“三河米饺”。 “耿福兴虾籽面”有着近90年历史,是芜湖著名小吃佳品。凡到芜湖的人,都要慕名而至,以亲口品尝为快。虾籽面采取宽汤窄面之法,将面条煮沸后略加冷水煮上片刻,捞起兑入有虾籽、猪油、葱花、酱油等佐料的高汤,入口鲜美无比,想想就要流口水。 淮南豆腐宴那是闻名四方,俗话说:“淮南煤炭俏四方,八公豆腐甲天下!”地处皖北的淮南市,历来就以盛产“一黑一白”而著称,“黑”指的是煤炭,“白”当然说的就是那鲜嫩绵滑的豆腐了。淮南豆腐,以八公山清冽甘甜的古泉水泡制淮河流域的优质大豆,加之豆腐发祥地世代相传的精湛工艺制作而成,使得淮南豆腐不仅口感细腻绵滑。来淮南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哦! 这是一道安庆人家喻户晓的菜,安庆人说起山粉圆子烧肉就好比咱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说起豆腐乳一样,除了亲切还是亲切,是啊,味蕾是最有记忆的,触动过便不会忘记。 山粉圆子烧肉这道菜要趁热吃,最好一顿吃完,待到下次再来加热时,无论你热多久,圆子里面就是难热透,味道也差远了,吃起来硬梆梆的。 这是一道徽州名菜,统称“桶鲜鱼”,又俗称“腌鲜鱼”。所谓“腌鲜”,在徽州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初次见到的人不敢下筷,因为鳜鱼发出的似臭非臭的气味,叫人有点担心。其实,你一点不用担心,这决不是菜变味而发出的异味,这是这道菜独有的风味,名副其实的闻着臭,吃着香,肉质醇厚入味,非常美味。 符离集烧鸡,已有千年的历史,被列入我国名肴之林。此鸡肉烂脱骨,肥而不腻,鲜味醇厚,齿颊留香。此菜产于安徽省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特产。量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 1)安徽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气氛浓厚,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2)除夕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饺子,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仪式相当讲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须有鸡有鱼。 (3)吃饭之前,长辈要用红纸包钱给每个孩子,称为“压岁钱”。饭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天明,这就是“守岁”。 (4)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称接门神。家人团拜,互相祝贺,吃枣、栗、茶叶、鸡蛋、长寿面,然后出门向其他长辈们拜年。 (5)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把财气扫(泼)出去。这天一般不劳动,因而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山东,中国的一个临海大省。今天,我们来扒一扒山东特色美食都有哪些、看看其中有哪些美食是你吃过的~ 美名远扬!虽名为烧饼,但形状及口感与普通烧饼相差甚远。周村烧饼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香满口腹,具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它虽产自淄博周村,但因其酥脆味美,是更像零食的山东面食,所以已然成为山东人家里时常必备的零食小点。 枣庄著名小吃原料采用小麦,用石磨或机器磨成全麦面粉,摊薄烙制,然后折叠为两层或两块煎饼放在一起。煎饼中央夹上各种菜丁,如白菜、荠菜、韭菜、胡萝卜丝、土豆丝、粉条、豆腐等,加油、盐、辣椒面等作料,或放置鸡蛋火腿肠,在鏊子上摊熟。既有粗粮的纤维和全面营养又有蔬菜的维生素,以独家专用神秘香料配制,口感酥松香嫩,独树一帜。 在枣庄无论是街边的小吃摊还是高中档餐馆均可品尝到,山东的其它地区街边小吃摊也常见它的身影。 去烟台不得不吃的小吃,其威名不亚于烟台大螃蟹!用5-6月的春鲅,配五花肉、韭菜及各色佐料调制成馅,饺子皮擀的薄薄的、大大的,滚水入锅,煮出来的饺子,晶薄剔透的皮内,饱含着白绿相间的肉蛋,像裹着一层薄皮的大鱼丸子。咬一口鲜嫩清新,香而不腻,仿佛有鲜汤香汁要从口角边流出,回味无穷。 花样最多、最美丽的一种山东面食,流行于山东胶东一带。胶东花饽饽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不仅外观好看,而且是纯天然手工制作,营养美味,健康环保,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面粉为原料,在胶东巧媳妇的手中PG电子网址,被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和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鲜艳美丽的花草树木。如今的胶东花饽饽不仅以食用为目的,而是多用于庆祝、祭祀和馈赠等民俗活动,逐渐渗透到某些饮食文化习俗并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胶东民间老百姓绚烂质朴的乡土文化。 莱芜烧饼发源于泰安范缜的徐家烧饼,后来此技艺在泰莱交界处的范镇、杨庄一带广为流传。其中莱芜籍烧饼师傅到济南、淄博等地发展,多以“莱芜烧饼”为招牌,遂声名日隆,成为民众餐桌美食。凡在济南住上一年两年的人,没有不知道莱芜烧饼的。几乎所有小羊汤馆都供应莱芜烧饼,挂炉烧饼外焦里嫩。 其实糁这种小吃,看名字像是特别复杂,只要我一说,保你会“哦”。用羊骨、牛骨烧制一锅羊汤、牛汤,将肉切碎备用,碗里磕一个鸡蛋打散,滚开的羊汤、牛汤往里一浇,再撒上相应的肉末,这就是“糁”。在山东临沂、济宁一带糁汤盛行,百姓都爱喝。羊汤馆和糁汤馆里都有。 聊城沙镇呱嗒,是一种煎烙的焰类小食品。制作技术特巧,味道鲜美。所制馅料有肉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食之香酥,味道适口。加之有馅有面,备受群众欢迎。每逢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多有设摊者供应。 济南最著名的地方特色小吃,外酥里嫩,葱香扑鼻,因形似螺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故名。济南人吃油旋多是趁热吃,再配一碗“济南名饮”——甜沫,可谓物美价廉,妙不可言。油旋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更有精细者,在油旋成熟后捅一空洞,磕入一个鸡蛋,再入炉烘烤一会,鸡蛋与油旋成为一体,食之更美。 济南的很多家酒店都制作油旋,但尤以位于市中区经四纬三路口的“油旋张”最为著名,牌匾“油旋张”三个字为季羡林老先生题的。 此菜是清朝光绪初年,济南九华林酒楼店主首创,口味甜、酸、苦、辣、咸兼有,烧成后再撒上芫荽(香菜)末,增添了清香之味,盛入盘中红润透亮,肥而不腻。 “流亭复盛牌猪蹄”起源于1881年的复盛饭庄,是岛城老字号的地方特色名吃,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复盛猪蹄外表红润、肉汁香浓、口感酥嫩、骨肉分离,具有色正、味美、不粘手,软而不散、香而不腻等特点,给客人留下了“天下猪蹄,惟有复盛”的美誉。 博山豆腐箱是一道闻名遐迩的地方代表菜,其传奇故事从清康熙年间至今历经了三百多年的沉淀和演绎,也因各家口味不同,而形成了各类不同的豆腐箱。豆腐箱可以制作成三鲜豆腐箱、海鲜豆腐箱、三素豆腐箱等系列,外型美观,色泽金黄。 枣庄辣子鸡,是枣庄当地名吃之一,是当地人酒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在酒席中一般最后一道菜上辣子鸡,所以来枣庄吃饭,看到枣庄辣子鸡上来了,就说明菜已经上齐了。枣庄辣子鸡色艳味重,嫩鸡肉加大量新鲜辣椒、酱油、米醋爆炒,具有香辣可口、色香味俱全的独特风味。 黄河刀鱼性甘平,有健脾、益胃、益气养血之功效,是上佳补品,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烹可炸可煎可炒可氽丸子。香煎黄河刀鱼采用鲁菜传统烹调技法,慢火煎制而成,味道鲜美无比,食后终生难忘,称得上人间珍馐。 PG电子官网 鲅鱼饺子是胶东的风味特产,煮出来的饺子,晶薄剔透的皮内,饱含着白绿相间的肉蛋,像裹着一层薄皮的大鱼丸子。咬一口鲜嫩清新,香而不腻,仿佛有鲜汤香汁要从口角边流出,回味无穷。 潍坊朝天锅用鸡肉、驴肉煨汤、以煮全猪为主,有猪头、肝、肺、心、肚、肠,再配以甜面酱、醋、酱油、疙瘩咸菜条、胡椒粉、葱、姜、八角、桂皮、盐、香菜、香油、青萝卜条等十几种调料和冷菜。 “朝天锅”肥而不腻,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汤清淡而不浑浊,加以薄饼配用,其味无穷。 甏肉干饭是济宁民间家庭中的一道美菜,在民间流传多年。主要口味和特点是:甏肉色泽红韵,质地柔嫩,肥而不腻,烂而不糜;汤浓味厚,咸香可口。选料必须是鲜嫩薄膘的五花肉,最佳标准为肥三瘦七。 所谓泰山三美是指泰山的白菜、豆腐和水。泰山三美汤汁呈乳白色,白菜呈象牙白色,豆腐多汁,白菜绵甜而清爽,汤汁微甜清醇。 胶东人自古以来就有食用鲅鱼的传统并流传下来许多食用方法,手撕鲅鱼就是其中之一。鲅鱼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等营养元素,鲅鱼有补气平喘的作用,还具有提神防衰老,食疗功能。 日照渔家饼饼乐起初起源于日照沿海地区,是渔民百姓的民间小吃,以咸鲜微辣大众口味为主,体现海鲜原料的味美肉鲜,在以巧妇自酿的玉米面调糊,烙制的黄金饼。 莱芜雪野鱼头用雪野湖花鲢鱼大鱼头,配以独特的佐料,以木炭火慢炖缓熬,炖出的鱼头汤鱼肉滑嫩,鱼汤如奶,色鲜味醇,入口绵香,既饱口福,又具滋补功效,食者皆赞曰“雪野湖一绝”。 “沂蒙光棍鸡”是蒙阴地方名吃,以其独特风味,风靡沂蒙山区。使用蒙山土公鸡,整个炒制过程和配料独特,炒制出的光棍鸡色泽光亮、汁宽味浓、清香扑鼻、百吃不厌。主要特点是色泽红亮、汁宽味浓、鲜香醇厚、药香浓郁。 德州扒鸡,盛誉全国,驰名天下,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德州扒鸡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帝后及皇族们享用。五十年代,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从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车选购德州扒鸡送给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鸡因而闻名全国,凡品尝者无不拍手称绝,被誉为“天下第一鸡”。德州扒鸡以德州扒鸡集团生产的产品最为正宗。 聊城沙镇呱嗒,是一种煎烙的焰类小食品。制作技术特巧,味道鲜美。所制馅料有肉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食之香酥,味道适口。加之有馅有面,备受群众欢迎。每逢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多有设摊者供应。 乔庄水煎包,又称崔家煎包,起源于乔庄乡驻地乔庄村。水煎包以馅好、面细、皮佳、火候巧、纯香宜口闻名乡里,吃起来酥香宜口,回味无穷,素有美食之称,被当地人誉为煎包一绝,一直传承至今 单县羊肉汤创始于19世纪初清嘉庆年间,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单县羊肉汤独具特色,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洁爽口,开胃键力。吃在口中,鲜而不膻,烂而不糊。不仅是一道适口的美食,而且有许多药膳功能。单县羊肉汤不仅在鲁西南一带久负盛名,并被载入中华名食谱,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许多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临清地方初一早饭吃各种馍馍、枣糕、粘窝窝等,又佐以各种丸子、粉条、白菜熬成的“全菜”,名为“吃全年的饭菜”。 春节即是大年初一,从零点开始算起。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呵呵地忙着煮饺子。 煮饺子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PG电子网址,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还要故意煮破几个,但不能说破,要说“挣”了,意在挣钱发财。饺子还要多煮,饭后锅里还要放上蒸馍,意在年年有余。饺子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上几碗,意在人丁兴旺。一家人吃饺子充满了欢声笑语。吃到饺子里包的红枣意味着新的一年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为出力流汗;吃到花生米,长命百岁;吃到钱币,新年发财。 鲁北一带,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必须坐在一起吃饭,这叫过团圆饭,必须吃。傍晚开始放鞭炮,家家门口点一堆火,街坊邻居在一块放烟花,特有气氛。三十晚上不许睡觉,守岁过12点,12点后放鞭炮吃饺子。此是要看谁家鞭炮响的早(于是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时间),等待时钟一敲过12下,鞭炮立刻响起来,过年的鞭炮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5点多。然后吃饺子,这是团圆饺子,必须吃,无论吃多少都要吃。不是常说初一的饺子三十的面嘛,三十半夜和初一的饺子全都是三十包好的。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临清初一拜年,男子与已婚妇女参加,男女分开,拜过自家长辈,再拜族内各长辈,此谓“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长率领到各庙宇、异姓祠堂内敬拜神位,此谓“拜庄乡年”,最后,村长指挥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纠纷怨气,此则谓“拜团结年”。郓城等地有“春节五更乞长”的习俗。儿童起床后一声不响,先去紧紧抱住椿树,同时唱“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了做材料,俺长长了穿衣裳”。邹城则有捣鼠洞的特殊习俗,初一早晨,用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证粮食安全。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串亲拜年的顺序各地不一,临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孙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岳父,俗称 “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较远的亲戚家。胶东东部和莱芜等地于初二到岳父家串亲,未婚的男女青年可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春节串亲,都要带一些礼物。新婚女婿给岳父的礼物十分讲究,莱芜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糕点、馍馍。鸡、鱼、香肠、罐头、挂面、油条各算一色。此外,香烟、糖块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鸡要带两只,鱼要带两条,各色礼物,均要双数,切忌单数。即墨于初三或初四给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话说:“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莱西串亲的顺序是“先看姑,后看舅,岳父岳母在后头”。岳家对姑爷,特别是新婚姑爷要盛情接待。莱芜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鸡、鱼、肉、蛋外,一般都要摆“四顶四”,就是四个果碟,四个炒碟,四个小碗,四个大碗和四个大盘。陪客的人要轮流给姑爷敬酒。岳家给姑爷的回礼是10斤左右的大馍馍和大糕各一个。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亲,叫做“扎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扎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扎根时,外祖父、舅舅、姨妈等都要送给新娘压岁钱,鲁西南的新婚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意为成双成对,大吉大利。旧时,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亲,过了十五之后才能串亲。 胶东许多地方的女主人初一早上一起床,就要手持红烛,掀起炕席来照,然后再照屋里的每个角落,意为把邪气照散;孩子一起床就按长辈的吩咐,攀上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能长得快;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一年不会干旱。郓城等地的儿童初一起床后要一声不响,先去院子里抱住椿树,同时唱道:“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材料,我长长了穿衣裳。”邹城等地捣老鼠洞更有趣,初一早上,人们就用擀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瞎它。”鲁南地区初一这天,要给牲畜饺子吃,也有的用五谷杂粮喂牲口,喂饱后用扫帚在牲口身上扫,扫出什么粮来,就意味着什么粮丰收。 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胶东地区于初二日落后送年,送年时要摆贡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有的在大街上摆上供桌,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邹平初三下午送年,俗称“送百神”,又称“圆年”。临清有初二祭财神的习俗,商人之家都要供着财神的牌位,桌上摆着“钱龙” 和“枣山”。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香纸,到商人家祭祀财神,祝贺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春节期间开展娱乐活动,在山东民间极为普遍。秧歌、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球赛等形式多样。正月初二至十六日,曲阜城内有鼓楼门会,并开放孔庙。会上,有花鼓、瞎腔等地方戏表演,有曲艺表演,有卖玩具、卖花炮、卖花、卖油炸糕等诸种摊贩。此会以十四日为最盛,乡下有不少人进城赶会,俗称“赶逛会”。孔府的小姐、太太为观赏会中热闹场面,在孔府大门里面墙边筑台搭棚,悬灯结彩,在台子临街一面挂起竹帘,隔帘观光。 鲁西南地区俗规,初一早上不能把鸡、鸭、鹅等放出来,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搅乱了年(因为鞭炮齐鸣,会把家禽惊得到处乱飞),其它如牛、马、狗、猫等家饲动物,都得到优待,有的吃饺子,有的啃肉骨头。有的人家用五谷杂粮喂牲口,牲口吃饱以后,再用扫帚从牲畜头上往下扫,扫出什么粮食来,就意味着这种粮食丰收。即墨初一早晨用隔年饭喂鸡,据说鸡吃一粒米,就能下一个蛋,把各种食品端给狗吃,据说狗先吃的东西,必定丰收。 胶东龙口、蓬莱一带,初一早晨还有些特殊活动。一是照虚耗,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红烛,掀起炕席照照,然后再把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驱逐黑暗,把邪气恶息统统赶出去。二是压窗台,把年前用面粉做好的各种各样的面花于初一早晨放到窗台上,十分美观。三是“打秋千”,小孩一起床,就遵照父母年前的嘱咐,攀着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这样能长得快。四是放压缸钱,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放了压缸钱,一年不会干旱,五谷丰登有余钱。五是丢盛虫 (蟠龙),初一早晨,女主人先要把年前用面蒸的盛虫放进粮囤和面缸之中。盛是剩的谐音,丢盛虫取“剩余”之意。地当京杭大运河的微山县南阳镇,年初一由儿童擎灯笼上街,跳跃欢呼唱吉利歌谣,俗称“喊发”。儿童所唱吉利歌谣有多种:“发财!发福!买地!盖屋!”,“今年好子(个)年!明年排大船!装红枣,下江南,装一个,卸一万,扫仓扫个八百担!”,“发来!圆来!元宝轱辘家里来!” 莱芜等地有初一送家堂的习俗。人们上坟、烧纸、鸣炮、叩头,将祖宗送回坟茔。回家以后,把家谱收起来,春节祭祖仪式遂告结束。但是,有的地区是初二送家堂,还有的地区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扫地,忌打人骂人。临沂则忌动针钱,忌包饺子,忌吃荤,忌捣蒜。沂源初一晚上忌点灯,据说点了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胶东各地最忌初一打破东西,万一打破东西,要手持碎片,不回头,不说话,直走到井边,将碎片抛掷井中,否则“主凶”。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语“岁岁(碎碎)平安”来破解。初一煮饺子,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商店过年吃饺子同时吃蒜时,因 “蒜”与“散”音同,改称蒜为“义和菜”。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